黛玉敏感多疑爱戏谑,这是真的,但小心眼却可以是真而非真。
说真,她确实针对宝玉以及对宝玉有意的金玉良缘,不过,在感情上谁没有小心眼呢!宝钗因宝玉的体丰怕热而怒火中烧,波及小丫头,史湘云因宝玉一个眼色而怒怼宝玉,殃央林黛玉,王熙凤因贾琏多问香菱几句情况就酸言酸语,为何只有黛玉落一个小心眼呢?不过是有心人将事情过度宣扬罢了。
说非真,是因为她对许多事非常看的开。这一点在史湘云身上体现的最为明显。前八十回,贾迎抱怨过史湘云爱说话,咭咭呱呱,笑一阵说一阵,但史湘云猜疑过林黛玉多次,林黛玉都不曾说过什么。
第二十二回,薛宝钗生日宴上,史湘云说小戏子倒像林妹妹的样儿,黛玉并没有生气,听到湘云在背后对宝玉林黛玉“小性儿,行动爱恼人,会辖治你的人去”,黛玉也没有生湘云的气,至于她与宝玉闹别扭,黛玉也主要气宝玉不了解她。
第四十九回,贾母给了薛宝琴一件儿价值连城的凫雁裘,史湘云说有人心里会真心嫉妒,琥珀指着宝玉,湘云说不是,琥珀指着黛玉,湘云则不则声,黛玉却并不恼,也不反驳,只是行动表示并不嫉妒。
不但对湘云如此,对袭人也很宽容,第三十二回,袭人与湘云闲话,说起宝钗宽容,便拿黛玉垫喘儿:“幸而是宝姑娘,那要是林姑娘不止又闹的怎么样,哭的怎么样了?”无中生有的几句话,恰被正巧走来的林黛玉听到,但她并不曾在意,事后也不曾提起。
但有人会拿出周瑞家的送宫花一事做例证明,可那周瑞家的本就是自做主张,擅改送花顺序所致,也许顺路而送很方便,但却忽略了主客与自家人之间的分寸。
失礼了就怪别人挑礼,那样的话,史湘云为宝玉梳头被袭人牢骚,袭人是不是也是小心眼?史湘云因黛玉学她说爱哥哥,她生气,拿黛玉婚姻说事,并将宝钗拿出来做筏子是不是小心眼?探春因听宝玉说赵姨娘抱怨就气怒牢骚,是不是小心眼?
中国是礼仪之帮,礼节,是一个人被尊重的心理需要,刘姥姥曾对贾母说她最爱贾府的礼节,周瑞家的欺负黛玉年小,不按规矩来,被挑了礼,成了小心眼,但贾探春因吴新登家的欺负幼小大斥吴新登家的,被王善保家的掀了下衣角却成了聪敏,这是不是也有两种标准的意思?
说林黛玉小心眼,她确实小心眼,但比他小心眼儿的还大有人在。